EGFR(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,表皮生长因子受体)是肺癌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。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常用的有三种:易瑞沙、特罗凯和埃克替尼。EGFR-TKI耐药包括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。原发性耐药是指首次使用EGFR-TKI治疗无反应,占7%—13%。继发性耐药(获得性耐药)是指:
① 既往接受过单药EGFR-TKI治疗;
② 符合以下标准之一:存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(如G719X、19del、L858R、L861Q);一线使用EGFR-TKI有临床获益,包括完全缓解(CR)、部分缓解(PR)或超过6个月的疾病稳定(SD);
③ 持续接受EGFR-TKI治疗至少1个月后疾病进展;停用EGFR-TKI及开始新的治疗前未接受其他全身治疗。
以EGFR-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为代表的肺癌药物不断问世,有效延长了EGFR敏感突变阳性肺癌患者的生存期。针对EGFR敏感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,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为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-TKI类药物。但是,一线治疗后的8-14个月期间,患者将面临发生获得性耐药的困境,成为NSCLC靶向治疗中的难题。其中,EGFR-T790M突变是目前研究发现最常见的耐药机制,数据显示,在发生耐药的患者中,有40%-60%是由EGFR-T790M基因突变引起的。
参考资料:
《非小细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国专家共识》
2017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年会